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俄罗斯北极宏观区域身份的多维话语建构
引用本文:葛静深.俄罗斯北极宏观区域身份的多维话语建构[J].俄罗斯研究,2020(2):124-161.
作者姓名:葛静深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当代俄罗斯北极话语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0130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尽管北极宏观区域在当代俄罗斯语境中具有显著的战略重要性,但在俄罗斯民众的心理地图中,"北极"尚未完全作为一个独立、统一的空间概念而存在。这既与"区域"概念的复杂性、动态性相关,也是由北极宏观区域自身地缘环境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俄罗斯北极地区严酷的自然条件导致该地区长期居住的人口稀少,缺乏形成共同性自我身份认同的客观基础。俄罗斯北极地区同其他地区之间同样不存在自然状态下生成的、较强的关联,因此对于俄罗斯北极宏观区域来说,基于共同性自我身份识别过程的、"自下而上"式的身份建构路径相对缺失,而更多依赖于政策层面的官方主导。在"自下而上"式身份建构方式相对缺失的背景下,稳定的俄罗斯北极宏观区域身份建构、维持和传播,需要更多依赖官方政策话语之外的其他建构因素的支持。尤其是需要更多话语主体长时间、多维度的持续性话语建构。当代俄罗斯北极宏观区域存在多种身份话语,主要包括"北方(Север)"话语、"极地(Заполярье)"话语和"北极(Арктика)"话语。多种身份话语的同时使用,一方面说明在俄罗斯官方和民间层面,缺乏有关北极宏观区域的组成部分、边界以及相关意义体系的统一、连贯的既定看法;另一方面也说明俄罗斯北极地区作为宏观区域身份的复杂性。

关 键 词:俄罗斯北极宏观区域  俄罗斯身份构建  俄罗斯多维话语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