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血型与犯罪关系新探
引用本文:毕鸿燕,章恩友.血型与犯罪关系新探[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9(2).
作者姓名:毕鸿燕  章恩友
摘    要:一、问题的提出在国外的犯罪原因理论中,生物学派的观点一直占有一席之地。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到19世纪的龙勃罗梭,都曾从纯生物性的角度去揭示个体犯罪的原因。到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生理上寻找犯罪原因的学者日益增多,形成了拥有一批自然科学家的犯罪生物学派。他们分别从遗传基因、体型、血型、生物化学因素、神经生理因素等方面去解释个体的犯罪行为。其中,关于血型与犯罪问题的研究,在犯罪学界很早就出现了。1932年,日本学者渡边道义在《血型研究》上发表文章,认为一个人在20多岁时,血型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