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如何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
引用本文:周溯源.如何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J].今日中国论坛,2009(7):22-23.
作者姓名:周溯源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
摘    要:“以人为本”是以谁为本?说来话长。中国在2000多年前的西周、春秋时期即提出了“民为邦本”、“以人为本”的口号,这从表面上看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但实际上由于存在着鲜明的阶级分野,存在着剥削制度,广大劳动人民处于被剥削压迫的地位,难以享受人的尊严与价值,不在“为本”之列。在欧洲中世纪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潮里,作为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口号,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这里的“人”无疑指人类,指全体社会成员,而当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以后,根本没有做到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本。

关 键 词:以人为本  社会成员  人文主义思潮  剥削制度  资产阶级  民为邦本  春秋时期  阶级分野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