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城乡关系”的现实境况与发展指向——基于城市偏向理论的基本解释
引用本文:武小龙.中国“城乡关系”的现实境况与发展指向——基于城市偏向理论的基本解释[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4(2):26-33.
作者姓名:武小龙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包容乡村发展’的实证研究”(12BZZ050)
摘    要:城乡关系一直呈现出“分立而不分离”的特征,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透过描述性分析,揭示出中国城乡关系在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存在严重失衡。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城市偏向”的理论范式尝试性地对中国城乡关系失衡的缘由进行了理论解释,认为中国的城市偏向主要包含1978年之前的价格偏向和1978年之后的非价格偏向,造成这一偏向的直接原因主要在于以重工业为主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制以及农村集团的数量悖论;而这一偏向政策得以存在和持续的本质根源则在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对此,文章认为可通过制度供给、对乡村的补益赋权以及次级城市发展战略等发展路径,最终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均衡发展。

关 键 词:城乡关系  城乡失衡  城市偏向  次级城市发展战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