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刑事程序法治话语的中国解读——由《送法下乡》展开
引用本文:谢澍.刑事程序法治话语的中国解读——由《送法下乡》展开[J].金陵法律评论,2012(2):124-132.
作者姓名:谢澍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公设辩护人制度研究》(11AFX013);笔者主持的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公民参与视野下公开审判制度的实证研究》(2012R40803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送法下乡》中"刑民不分"的研究范式本身就存在局限性,忽视了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本质区别;从"实用主义"出发以实然挑战应然的话语逻辑是十分危险的,拘泥于这种强调人治的传统文化结构中,几乎不可能探寻出程序法治的进路。对于刑事司法改革,我们应当保持开放的话语姿态,正视刑事诉讼的普适性价值追求,往返于中国问题与国际准则之间,进一步推动试点改革取代变法逻辑;从司法中发现问题,在学理中分析问题,再回到司法中解决问题,藉此构建中国语境的刑事程序法治话语。

关 键 词:司法改革  本土资源  国际准则  试点改革  实证研究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