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普世价值的可能、限度及其实现
引用本文:李战奎.论普世价值的可能、限度及其实现[J].理论与改革,2006(3).
作者姓名:李战奎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社科部 陕西汉中723001
基金项目:2005年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5JK017(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化)
摘    要:普世价值的可能性的根据在于价值主体自身的一致性、统一性,在于全球化趋势、世界市场的形成为普遍伦理的建立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基础,在于各民族文化传统中可供建立普世价值所借鉴的“资源”的存在;其限度在于各具体主体的多元化及其独特的利益、需要和能力,在与普世价值本身是一种“价值的普遍”,而非“事实的普遍”。普世价值的追寻是一个动态、历史的过程,实现是漫长的、艰苦的历史过程,需要各具体的价值主体(民族、国家、地区等等)在充分发展的个性和能力基础上,自觉地清醒地共同参与。

关 键 词:普世价值  主体性  全球化  限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