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絜矩之道”与“感而遂通”——儒家恕人工夫论前提的哲学分析
引用本文:杨洪武,余治平.“絜矩之道”与“感而遂通”——儒家恕人工夫论前提的哲学分析[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4(1):110-118.
作者姓名:杨洪武  余治平
作者单位:1. 苏州科技大学;2. 上海交通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董仲舒传世文献考辨与历史注疏研究”(19ZDA02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21&ZD055);
摘    要:儒家一向主张以“絜矩”去体谅别人、通达他者。《大学》将其上升为一种普遍的德性工夫,把内在自觉推扩到同类的身上。人心之间的沟通必须以天人之间的沟通为前提,天人相通的理性预设可以使人心之间的相感获得绝对的普遍性。天人合体而不隔,天之则即是人之则。由《周易·感卦》兑上艮下的结构则可知阴阳二气感应以相授与。感应离不开性情,并以性情为先验基础。类是感应的对象性前提。万物身上都潜藏着可以与别物相交流、相沟通的可能性,物始终开显着自身,等待别物的进入和通达。《易传》强调圣人在沟通天人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圣人用性情之心去“会通”天文地理与天下之动,实现与天、与神相统一。

关 键 词:儒家    工夫  絜矩之道  感而遂通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