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三本”的隐喻与群体性的抗争——基于HK学生罢课事件的社会心理学解读
引用本文:卫小将,王跃敏.“三本”的隐喻与群体性的抗争——基于HK学生罢课事件的社会心理学解读[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1):28-30.
作者姓名:卫小将  王跃敏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系,山西太原,030024
摘    要:在现实社会的演绎中,"三本"作为一种符号与其他因素勾连在一起,逐步隐喻化,不再单纯指称"学历"和"学位",而是征显出一种道德评判。这种道德评判激发学生产生"上正真意义大学"的群体性幻象,并诉诸于行动,学校若不能准确解读这种诉求,极可能引发群体性的抗争。

关 键 词:三本  隐喻  抗争

Metaphor of"The Third Category University"and Mass Combat
Wei Xiao-jiang,Wang Yue-min.Metaphor of"The Third Category University"and Mass Combat[J].Issues on Juvenile Crimes and Delinquency,2010(1):28-30.
Authors:Wei Xiao-jiang  Wang Yue-m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