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孔子的隐逸观及其人格精神透显
引用本文:张军.孔子的隐逸观及其人格精神透显[J].新视野,2012(3):95-100.
作者姓名:张军
作者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市,100044
摘    要:隐逸作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采取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和处世原则,内在地体现着其价值主体意识的增强,独立人格意识的萌醒,以及对自我确定的理想人格境界的追求。孔子主张"隐逸以志其道",将隐逸看作"安仁"、"守仁"的价值目标实现方式,或者说是实现其人格价值理想的一种手段。这种隐逸观所阐发出来的对于人的基本价值、人格理想以及人格价值实践的自觉性、自由意识的理解,既丰富了儒家伦理价值观念体系的内涵,也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价值理论的思想内容。

关 键 词:孔子  隐逸观  人格精神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