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近现代中国输入西方思潮的经验与教训(上)——兼论“重建文化主体意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
引用本文:朱高正.近现代中国输入西方思潮的经验与教训(上)——兼论“重建文化主体意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1):2-9.
作者姓名:朱高正
作者单位:台湾欧洲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国际东方易学研究院董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
摘    要:本论述了近现代中国输入西方思潮的经验与教训。五四前,维新派和革命派在倡导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同时,并不排斥社会主义,甚至还将社会主义视为追求的理念之一;两都企图融合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但没有找到可行的途径。在五四时期,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团结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但“西方”与“传统”的二元对立也达到了颠峰;同期崛起的以梁启超、梁漱溟、张君劢为代表的一派的思路,已隐约浮现出“化主体意识”的立场。五四以降,社会主义在中国成为主流思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几十年的摸索、试误和经验积累,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章认为,我们要的“社会主义”必须能够批判继承“自由主义”良好的合理成分;为此,必须重建中国化主体意识,会通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两大思潮。中还以儒学为例,简要论述了中国化主体意识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的结合之道。本期发表全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在下期续载。

关 键 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由主义者  代表  西方  十年  主流思潮  旗帜  经验与教训  建设  经验积累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