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抗战时期的菏泽戏曲
引用本文:张轶娜.抗战时期的菏泽戏曲[J].春秋,2015(3):60.
作者姓名:张轶娜
摘    要:菏泽古称曹州,地处中原腹地,文化底蕴丰厚,是齐鲁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戏曲活动悠久,剧种多、剧团多、名角多,享有“戏曲之乡”的美誉。这里流传的主要剧种有山东梆子、大平调、枣梆、柳子戏、大弦子戏、两夹弦、四平调、豫剧。此外,评剧、河北梆子、京剧等也流传甚广。据载,明末清初,菏泽戏剧活动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很普遍了。“大姚班”“大兴班”“长生班”“东三义堂戏班”造就了一大批名艺人。近代以来,特别是伴随着1937年日军大举入侵中国,菏泽地方戏曲遭到巨大的冲击,剧团纷纷解散,很多艺人被迫回乡种田。但是

关 键 词:两夹弦  大平调  枣梆  大弦子戏  四平调  中原腹地  戏剧活动  反徐州  三义堂  齐鲁文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