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专利法上的等同范围及其判断时间点——基于相关美国案例的解读
引用本文:徐卓斌.专利法上的等同范围及其判断时间点——基于相关美国案例的解读[J].电子知识产权,2016(9):43-52.
作者姓名:徐卓斌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    要:有效的发明专利均已经过专利局的实质审查,其所应得到的法律保护的程度和力度应当是一致的,就等同理论的适用而言,也应该是一致的.一般的发明与有突破性进展的发明相比在质量上显然存在差距,如果将两者等量齐观,于高质量的发明而言显得有些不公平,因此对于不同质量的发明给予不同程度的保护力度具有一定合理性.但等同判定的法律标准应当是一致的,更宽等同范围并非更宽松地适用法律标准,而是先驱发明基于其自身的特性本身即享有更宽的等同范围,因为其完全可以撰写出更宽泛的权利要求,这才是其享有更宽等同范围的根基.由于技术和工艺不断发展变迁和扩散,等同物的范围事实上不断处于扩张之中,在诉讼中以何时的等同物范围来作为判断的基准,将影响到是否落入专利保护范围的最终裁判结论.美国法院在判断基准上几经反复,看似简单的判断时间点问题影响着等同范围的判断.

关 键 词:等同范围  判断时间点  美国专利法

Scope of Equivalence and Its Determination Timing in American Patent Law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