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丝路审美文化的属性特征及其范式论意义
引用本文:张进.论丝路审美文化的属性特征及其范式论意义[J].思想战线,2019,45(4):140.
作者姓名:张进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17ZDA272)
摘    要:“丝路审美文化”广义上是指与丝路相关联、缘丝路而生发、因丝路而熔铸的,体现于物质、图像、文学、行为(活态)、创意等领域的现象和产品中的文化。在“丝绸之路”这个广袤深邃的历史地理空间中,审美文化的流通,构成了一个复杂宏大的“多元系统”,穿梭渗透于人类文化的各个分支,正会通集聚为知识生产和资本分配的新场域,以其“歧感共通性”“活态空间性”“熔铸生成性”“历史物质性”“事件流动性”和“融通生产性”等属性特征,在民心相通、人文化成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过程中发挥基础功能与枢纽作用。“丝路审美文化”是美学研究对象,也是涵摄了世界观、思想理论、方法手段和价值准则的,能对对象进行重构和系统“深描”的研究范式。

关 键 词:丝路审美文化  多元系统  歧感共通性  活态空间性  历史物质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思想战线》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思想战线》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