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简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及其成败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摘    要:教育是培养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所以政权的性质决定了教育的性质,也决定了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在抗战时期由于实施教育的主体不同,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三种不同性质的教育,即奴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和新民主主义教育。教育性质的不同也决定了教育的主要内容、贯彻的教育原则及其发展方向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讲,当时政治势力的角逐体现在教育的角逐。教育的成败也就预示着各自的命运走向。

关 键 词:教育主体  三民主义教育  新民主主义教育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