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式现代化民事“诉非融合”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构
引用本文:杨凯.中国式现代化民事“诉非融合”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构[J].法学,2023(10):3-19.
作者姓名:杨凯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司法部与华东政法大学部校共建“公共法律服务协同创新与数字治理研究基地”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事司法程序现代化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2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民事诉讼程序和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均已迈入数字化发展模式,但二者的公共服务功能供给不足,与当前基层社会治理需求不匹配,亟待从民事“诉非融合”协同创新和底层逻辑重构的双重维度寻求解决之道。在数字化协同创新方面,需进一步完善民事诉讼程序和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的衔接与融合,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多元化纠纷解决程序中的应用;在底层逻辑重构方面,应全方位融合民事诉讼程序与非诉讼程序,进行“一体化”制度融合,进而全面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提升民事“诉非融合”型“诉源治理”水平和能力,有效防范和控制社会风险,破解基层社会治理矛盾纠纷妥善化解难题,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民事“诉非融合”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和社会治理效能整体提升。

关 键 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诉源治理”  “诉非对接”  “诉非融合”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