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演化历程、动力机理与未来展望
引用本文:刘李红,高辰颖,王文超,王得新,梁肖月.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演化历程、动力机理与未来展望[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5):61-71.
作者姓名:刘李红  高辰颖  王文超  王得新  梁肖月
作者单位:1.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100044;2.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300000;3.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05003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圈层结构理论视角下中心城市人口聚集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20ARK001)。
摘    要: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阶段,亟需新旧动力源合力推动。通过梳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脉络、政策脉络、学术脉络,可以发现制度创新、市场融合、创新引领、数字经济带动、开放协同等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主要动能。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相比,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纵向政府协同、经济与城市体系分化、营商环境优化非均衡性、外向型经济发展差异性四个区域特征。基于四个区域特征,通过构建了“目标—要素—机制”理论框架,形成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四个协调路径,即权责利对等的协调机制通过激励与约束效应促进行政协同,一体化市场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速市场协同,通过创新溢出效应、数字经济的高融合性等特征推动产业深度协同,自贸区等对外开放门户枢纽通过制度学习效应和经济集聚扩散效应实现开放协同。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下一步应围绕多中心空间结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等议题展开。

关 键 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高质量发展  都市圈  城市群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