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二十世纪中国的士林心态
引用本文:裴毅然.二十世纪中国的士林心态[J].同舟共进,2012(10):66-69.
作者姓名:裴毅然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摘    要: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西方整体差距愈发明显,几条军舰、数干英军就让天朝上国签订了城下之盟——《南京条约》。现实逼着寰内士林必须“睁开眼”,必须“推窗西望”,“追赶”成为必须接受的现实。此前,中国士林一向自我感觉良好,若无西方炮舰怒海而至打上门来,怎么可能揖迎西学?救亡乃晚清打开国门必不可少的驱动力,无论严译论著或林译小说,直接动力均来自“救亡图存”这一时代大主题。

关 键 词:士林  二十世纪  中国  心态  《南京条约》  救亡图存  鸦片战争后  自我感觉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