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刑事审判预断排除问题研究——以“锚定效应”为切入点
作者姓名:吴平  池元超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1100XJ1512175)的研究成果.
摘    要:2013年1月1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正式施行,其恢复了公诉机关的案卷全案移送的公诉方式,由此产生了如何排除或者削弱法官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的预断的问题。1974年,心理学家阿莫斯特维斯基和丹尼尔卡尼曼通过幸运轮的实验提出了锚定效应的概念,表明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刑事司法领域的大量判断都用到了锚定理论,其是一种普遍存在又难以消除的判断偏差。我们可以通过测试锚的可靠性、提高个体的动机、增强个体知识技能、类比相似情景的方法避免或者减少因锚定而产生的偏差,而在刑事司法领域可以通过建立判例制度、完善对抗制程序、贯彻判决书充分说明理由制度来减少或者避免法官因锚定而产生的认知错觉的影响。

关 键 词:预断  预断排除机制  锚定效应  判例制度  对抗制程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