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党内法规调整对象的范围界定
引用本文:张海涛.党内法规调整对象的范围界定[J].理论导刊,2022(9):22-30.
作者姓名:张海涛
作者单位: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10009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党政联合发文制度研究”(21CDJ011)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党内法规的调整对象不只是党内关系,而是包括特定党外组织和党外个体在内的党务关系。但这面临“党内法规只调整党内关系”(狭义论)的质疑,即混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调整范围、降低党内法规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混淆调整对象和调整作用这两个不同概念。“溢出效力”虽是对“狭义论”的直接回应,但自身存在理论缺陷,同时伴随《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的修订而合理性存疑。通过对“狭义论”的理论回应和实践质疑,可以明确“政治实践”是判断党内法规调整范围的根本依据,而党务关系才是当前党内法规的调整对象。

关 键 词:党内法规  调整对象  党内关系  溢出效力  党务关系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