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先秦“无为”思想的历史意蕴
引用本文:孙文礼.先秦“无为”思想的历史意蕴[J].理论月刊,2007(1):74-77.
作者姓名:孙文礼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作为对上古时期相对和谐稳定的社会状态中君主理想治道的描述,“无为”思想本应涉及君主所应具备的、超出一般的、大有作为的智勇能力和表率作用等实现“无为而治”的人格力量,而鉴于后世君主对统治权力的滥用使得思想家们对“无为”思想的鼓吹实质是更大程度上用来制约君主的恣意妄为以减轻对民众生活的不利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无为”思想的文献描述、历史探源和实质上的分析,重新揭示出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表率作用等君主个人人格力量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无为  道家  垂拱而治  表率作用
文章编号:1004-0544(2007)01-0074-0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