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民族"之辩:一九四三年共产国际解散后国、伪、共的三方叙事北大核心CSSCI
引用本文:夏清."民族"之辩:一九四三年共产国际解散后国、伪、共的三方叙事北大核心CSSCI[J].中共党史研究,2017(9):41-52.
作者姓名:夏清
作者单位:1.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00084;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研究"(15KDA00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43年5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提议解散共产国际。围绕这一事件,国民党、汪伪政权以及中共分别以"民族""亚洲""国际"为核心展开话语争夺。国民党以"民族至上"为核心立论,要求中共随之解散,以此达成其"国家统一"的目的。以"反共"口号立国的汪伪政权,则力图通过重新解释、编排将此事纳入"大亚洲主义"的意识形态框架中,以减少共产国际解散对其政权合法性的冲击。针对以上两种言论,中共从"国际"这一高度立意正面回应此事,反驳了前两者的民族观,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三种叙事都在讨论和使用"民族"一词,但每一种"民族"又意涵不同;其实质是三方根据各自的政治诉求,通过阐释过去、解释现在,以期争夺合法性,主导中国政治的未来。

关 键 词:共产国际  意识形态  合法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