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创造的本体:个体化理解世界
引用本文:吴炫,刘云龙.创造的本体:个体化理解世界[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0(4):21-30.
作者姓名:吴炫  刘云龙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433;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433
摘    要:创造的本体之所以体现在"个体化理解世界"上,是因为一个民族对世界的元理解(如先天八卦)和再理解(如《道德经》和《易传》以及对再理解的独特理解《如东坡易传》),都是以个体理解世界为基础的。"个体"不仅是通过个人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建构出来的,而且是以区别既定的群体理解为特性的。个体理解的是包括生命与文化、个体与历史等各种关系构成的世界,从而区别于个人对既定世界观的个性化阐释。因而"个体"具有创造性而"个性"具有弱创造性。"创造"的"无中生有"不是指需要依托前人的思想材料,而是基于独特理解世界建立的独特结构统摄既有的思想从而把前人的理解化为创造的"材料",在此意义上"无中生有"本质上是"有中生独"。故学术积累、思想传承、材料发现均不能直接导向思想的创造,从而揭示出中国学人在思想理论创造上存在的非创造或弱创造性思维问题。

关 键 词:创造本体  个体化  理解世界  有中生独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