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境界
引用本文:原丽红.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境界[J].理论学习(山东),2007(10):34.
作者姓名:原丽红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摘    要:"境界"一词原指疆界、景象,晋唐以后,佛经的翻译者赋予了它特定的含义,指人或事物蕴藏的精神、理念超越所达到的疆域和高度。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冯友兰也在《人生的境界》中指出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可见境界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层次之间是一个逐步推进提升的过程。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