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云南、贵州、海南为例
引用本文:姜爱,李永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云南、贵州、海南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2(4):110-114.
作者姓名:姜爱  李永诚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少数民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民族地区体验旅游开发”(05BMZ02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通过云南、贵州、海南的实践经历,认为新时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成效显著,开发模式不断增加,旅游精品不断涌现,旅游开发管理与促销成绩突出,但开发中也呈现出浅层次开发、歪曲性开发、重复性开发、过度性开发、片面性开发与隔离式开发等问题。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学者、企业与民族群众要密切协作,增强文化遗产的长远保护意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游,不断完善旅游开发的保障体系。

关 键 词: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可持续发展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