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三包一奖"到"分配大包干"的历史演变——试评庐山会议后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调整
引用本文:朱金鹏.从"三包一奖"到"分配大包干"的历史演变——试评庐山会议后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调整[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2):30-37.
作者姓名:朱金鹏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州,350001
摘    要:1959年庐山会议后,中共党内“左”的思想再次泛滥,使中共前期的纠“左”努力被迫中断,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不久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逐渐冷静下来,采取各种措施继续纠正“左”的错误,解决农村严重的危机。毛泽东非常关注人民公社体制调整,在他的推动下,公社所有制规模最终退到初级社规模的生产队,以其为基础的新公社体制逐步建立起来,有效解决了生产队之间的平均主义的问题,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今天重新审视这一段历史,仍然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关 键 词:人民公社体制  调整  分配大包干

The Historic Evolvement from "Three Guarantees and a Prize" to "Big Contract of Distribution"
Authors:Zhu Jinp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