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单一走向多元:《劳动合同法》主体模型的解析与重构
引用本文:邬砚.从单一走向多元:《劳动合同法》主体模型的解析与重构[J].现代法学,2013,35(4).
作者姓名:邬砚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1120;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重庆400048
摘    要:任何一种法律制度都预设了特定的主体模型作为其逻辑前提.我国《劳动合同法》在预设主体模型时,无论是对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均采取单一主体模型,这难免出现因模型的代表性不足导致规则的适用范围过宽,该法确立的诸多制度被基于不同主体的特殊属性被选择性适用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对《劳动合同法》的主体模型进行重构,根据劳动者所处的不同阶层与所属的不同群体、用人单位的不同规模,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进行类型化区分,进而开展不同的制度设计,即“建立多元主体模型,实施分类规制”.

关 键 词:劳动合同  主体模型  分类规制  多元重构

From Singularity to Pluralism: An Analysis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 Mode Established by Labor Contract Act
WU Yan.From Singularity to Pluralism: An Analysis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 Mode Established by Labor Contract Act[J].Modern Law Science,2013,35(4).
Authors:WU Y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