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点化”哲学课
引用本文:徐明干.“点化”哲学课[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3(4).
作者姓名:徐明干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中学
摘    要:改诗见“理”中国古代诗歌大都意境深远,蕴涵哲理。它们或叙事,或咏物,或写景,或抒情,或赠答,或隐逸,读来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更能让人从中感悟到更多的社会、人生哲理。引诗进课堂,有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对哲学观点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笔者一次在哲学教学中的引导学生改诗之举,堪称神来之笔。在讲解“劳动群众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这一哲学观点时,我引导学生们先阅读课本中鲁迅先生的话“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