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德国之中国书写的四重蕴涵 |
| |
作者姓名: | 乔丽丽 刘耘华 |
| |
作者单位: | 1.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留学基金(编号:CSC NO.202108310215)资助; |
| |
摘 要: | 19世纪德国的中国书写与想象,其蕴涵较为复杂。作为负面形象的“中国”发酵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普鲁士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因而它常常被自由主义者引为反抗普鲁士强权的政治与文化隐喻,即一种用以躲避文字审查的文学修辞策略。受此影响,“中国”成为德国普通民众娱乐消遣的虚构素材库;同时,出于19世纪末德国政治与外交的需要,“中国”又曾是德国所期望的远东市场及军事同盟候选国。德国19世纪政治、文学、娱乐、经济与军事领域的中国书写相互关联又彼此影响,德国学者、文人借创造“中国形象”来完成符号化的意指过程,以达到实现自我的最终目的。
|
关 键 词: | 19世纪德国 中国形象 政治隐喻 修辞策略 意指实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