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凶器未显露在外的抢夺行为如何定性
引用本文:李红霞.凶器未显露在外的抢夺行为如何定性[J].中国检察官,2012(20):13-14.
作者姓名:李红霞
作者单位: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300100
摘    要:本文案例启示:《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携带凶器抢夺中的"凶器",是指在性质上或者用法上足以杀伤他人的器具,包括性质上的凶器与用法上的凶器。从该条法条性质及文义规定看,携带凶器抢夺并不要求行为人显示凶器,更不要求行为人向被害人显示自己携带了凶器。基本案情]2010年4月至6月间,赵某某、鲍某某分别在河北省文安县和天津市静海县多次实施抢夺行为,每次抢夺均由鲍某某驾驶摩托车载赵某某寻找作案目标,当发现目标时,鲍某某即停下摩托车,赵某

关 键 词:携带凶器抢夺  抢夺行为  行为人  被害人  抢劫罪  刑法  摩托车  抢夺罪  定罪处罚  性质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