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论大同思想的历史意蕴及其局限性
引用本文:陈建华,傅小龙.试论大同思想的历史意蕴及其局限性[J].求实,2000(1):46-48.
作者姓名:陈建华  傅小龙
作者单位:陈建华(南昌大学);傅小龙(南昌大学)
摘    要:大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古老的思想。它描述的是“天下为公”,“财产公有”,“选贤与能”,没有私有观念,以“博爱”支配人们思想,全体社会成员诚实无欺,各得其所,过着美满幸福生活的社会理想。正如两千多年前的《礼记·礼运篇》所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这种思想在我国…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