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意义与两种反思
引用本文:邓勇.《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意义与两种反思[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3).
作者姓名:邓勇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法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从“法学——法学家”的路径来分析,《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这篇长文做出了巨大知识贡献。知识内部与知识外部两种反思的分析框架可以使人们洞见到其中的可能缺陷:知识内部的反思不充分,知识外部的反思被忽视以及“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提法不妥当。这三方面的问题导致了“长文”的目的不能充分达致。受现代化范式支配与缺失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可以说是中国法学缺乏自觉意识与反思精神这一问题的两个面向。中国法学要超越这个时代需要深入到知识内部与知识外部的各种因素乃至中国文化的集体无意识之中。

关 键 词:“长文”  知识内部反思  知识外部反思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  乌托邦  新路径  中国社会良好秩序原则

The Significance of Where the Chinese Law should Go and Two Reflections on it
DENG Yong.The Significance of Where the Chinese Law should Go and Two Reflections on it[J].Law and Social Development,2006(3).
Authors:DENG Yong
Abstract:
Keywords:long article  law-jurist  the reflection inside the knowledge sphere  the reflection outside the knowledge sphere  the ideal prospect of Chinese law  utopia  new approach  the principle of good order in Chinese society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