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意见的可靠性问题研究
引用本文:王旭,张洺睿.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意见的可靠性问题研究[J].中国司法鉴定,2023(3):1-8.
作者姓名:王旭  张洺睿
作者单位:1.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中国政法大学重罪检察证据分析研究基地;3. 中国政法大学法庭科学标准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22YJA820022);
摘    要:为满足各种调查以及证据应用的目的,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意见应当具有可靠性。开篇以法庭科学/司法鉴定可靠性之问展开,系统梳理了法庭科学/司法鉴定的相关概念。以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刑事司法中的法庭科学报告为参照,介绍了该报告的中心思想,指出鉴定意见的可靠性包括重复性、再现性和准确性,并提炼了该报告中关于法庭科学鉴定方法可靠性的科学标准,即鉴定方法需具有基本有效性和适用有效性。前者的科学标准又包括了两个要素:具有可再现性且一致的鉴定程序;经实证研究确定的该鉴定方法的误报率和灵敏度等。基于以上评介与分析,提出当前我国鉴定意见可靠性建设需包括五个方面:确保应用的科学理论/方法得到法庭科学共同体的普遍接受性;应保证鉴定方法本身的科学有效性;应对司法鉴定人主体的适格性提出要求;防范动机偏见与认知偏差对可靠性的影响;加强司法鉴定内部审核建设、全面加强法庭科学/司法鉴定的质量控制,以确保鉴定意见的可靠性。

关 键 词:法庭科学/司法鉴定  鉴定意见可靠性  质量控制  认知偏差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