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学批评主体性的张扬——金圣叹、罗兰·巴特、希利斯·米勒文学批评观之比较
引用本文:李卫华.文学批评主体性的张扬——金圣叹、罗兰·巴特、希利斯·米勒文学批评观之比较[J].理论学刊,2011(6).
作者姓名:李卫华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西文学文本理论范畴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CZW002);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西文学文本理论范畴比较研究”(项目编号:HB09BWX0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为摆脱文学批评的寄生状态进而张扬文学批评的主体性,中国的金圣叹、法国的罗兰.巴特、美国的希利斯.米勒等分别沿着自己选定的道路不倦前行,并最终都走到了人迹罕至之处。金圣叹在初心与文心的细微区别中写下了集批、改、删于一体的圣叹文字,以求与作者在灵魂深处的共鸣;罗兰.巴特则直截了当地宣告作者之死,将可读的文本变为可写的文本,为文学批评开出自由之途。所有这些并不是为文学批评确立一个公式,却提示了文学批评在某一向度或可达致的一种境界。

关 键 词:文学批评  主体性  “寄生”  “寄主”  互为关系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