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被害人危险接受处理模式之检视——自我答责理论之提倡
引用本文:丁华宇,孟念.被害人危险接受处理模式之检视——自我答责理论之提倡[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24(1):75-85.
作者姓名:丁华宇  孟念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诈骗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2021BFX008);
摘    要:对于被害人于危险接受场合下的刑事责任归结问题,既有的流变进路在自身逻辑上难以自洽,均无法圆满地妥善解决。处理危险接受案件,应以被害人自我决定权为基准。自我答责理论从被害人的自由意志出发,明确了被害人基于自由意思而陷入危殆化,形成了“意思、行为与结果的统一体”,所发生的法益侵害结果应归属于自己管辖领域,由其自我答责。自我答责理论的适用需加以限制性条件,避免责任认定混乱,在充足条件之后,可将自我答责理论适用于3类危险接受场合,以为司法实务中出现的疑难案件提供理论补给。

关 键 词:危险接受  自我答责  客观归责  自我决定权  被害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