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危险作业罪中“现实危险”的界定
引用本文:张朔宁.论危险作业罪中“现实危险”的界定[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24(1):32-42.
作者姓名:张朔宁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摘    要:《刑法修正案(十一)》中新增“危险作业罪”,是我国刑法保护呈现出评价前置化、保护时间提前化倾向的标志之一。其中,认定“现实危险”成为本罪适用的关键。在规范角度,应当将现实危险界定为具体的、故意的危险;在实践角度,根据现实危险的程度可以将本罪的行为分为危险阙如型、结果轻微型与结果迫近型。进一步而言,对于“结果迫近”需要进行客观化认定,也就是采取法律的视角、事后评价的标准,根据行为方式、未发生实际损害的原因将行为进行分类,从而划分罪与非罪的界线。同时,充分考虑非罪认定后的行刑衔接问题,保证“现实危险”在作为入罪要件的同时,也作为出罪要件发挥作用,推动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共同发力。

关 键 词:危险作业罪  现实危险  具体危险犯  故意犯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