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梅尧臣注《孙子兵法》
引用本文:涂序南.论梅尧臣注《孙子兵法》[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28(6):88-93.
作者姓名:涂序南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梅尧臣研究"
摘    要:梅尧臣注《孙子》现存三个版本:《十一家注孙子》系统诸本,题名为《十家注孙子》的日本昌平坂学问所本,明末梅士生辑题名为《梅氏孙子注》的天一阁藏本。前二者为集注本,后者为单注本。梅尧臣作注的动机主要是向朝廷进献制胜御敌之策,其次是不满前人注说的繁琐。梅注的时间在景祐末至宝元元年之间,元昊称帝前。梅尧臣的军事思想可概括为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恩威并著的治军思想,重视外交,重"兵势"的作用四个方面。梅注的特点主要是简洁洗练,辞意畅达;句式整齐,句多骈俪。欧阳修等人对梅注给予了高度评价,而朱熹却贬低其不如杜牧注。

关 键 词:梅尧臣  孙子注  版本  动机  时间  军事思想  特点  影响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