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算法私人执法对版权公共领域的侵蚀及其应对
引用本文:焦和平.算法私人执法对版权公共领域的侵蚀及其应对[J].法商研究,2023(1):187-200.
作者姓名:焦和平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BXW038);
摘    要:利用“通知—移除”规则以网络服务商代替公权力机构居中处理侵权纠纷被视为版权领域的私人执法。随着算法技术的应用,版权领域的私人执法模式从人工操作转向全程算法化,表现为查找侵权行为算法化、发送侵权通知算法化、处置侵权信息算法化、预防侵权发生算法化。私人执法算法化在极大提高执法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了对版权公共领域的侵蚀,主要表现为压缩“个人使用”空间、剥夺“适当引用”机会、阻碍“科学研究”开展、架空用户“反通知”权利等。造成上述负面后果的根源在于侵权认定的复杂性与算法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利益驱动下算法执法机制被滥用。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应对算法的私人执法对版权公共领域的侵蚀,即将版权公共领域考量植入算法设计中、在特殊情形下以人工审查辅助算法执法、完善过滤机制下的用户申诉程序、针对恶意通知行为规定惩罚性赔偿责任。

关 键 词:“通知—移除”规则  私人执法  算法化  版权  公共领域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