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书集注》定本之辨与朱子晚年定见——以胡炳文、陈栎之争为中心
引用本文:许家星.《四书集注》定本之辨与朱子晚年定见——以胡炳文、陈栎之争为中心[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1998,42(6):41.
作者姓名:许家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四书’学史”(13&ZD060)
摘    要:朱子《四书集注》的定本之异,经元代胡炳文与陈栎之争而被公开化,胡、陈分主《四书集注》的宋本与祝本,二本差异集中于五处:《大学》首章注“一于善”与“必自慊”;《论语》为政章注“得于心而不失”与“行道而有得于心”;《中庸》首章首句结语注;可离非道注“为外物而非道”与“岂率性之谓”;第九章中庸不可能注“倚于一偏”与“不必其合于中庸”。此外,《孟子集注》言不必信章注有“必信必果”与“不信不果”之别,胡炳文批评辅广“必信必果”说实误。胡炳文所主宋本为宋元学界所流行,但陈栎师徒所主祝本因《四书大全》之采信而占据明清之主流。晚清宋淳祐本的发现,廓清了《集注》中若干传写之误,使宋本重新成为流行之本。

关 键 词:胡炳文  陈栎  朱子学  《四书集注》  宋本与祝本  
点击此处可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