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走向科学的历程(下)——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20年回顾
引用本文:鞠青,皮艺军.走向科学的历程(下)——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20年回顾[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1999(5).
作者姓名:鞠青  皮艺军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法社会学青少年犯罪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法社会学青少年犯罪研究所 北京 100088,北京 100088
摘    要:三、争鸣与反思的调整阶段(1985年10月—1991年4月) 调整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严打”斗争未能取得预期效果,治安形势变得更加复杂难测,这种情况动摇了人们单纯的预想,同时也冲击了人们传统的犯罪观念,理论界对80年代以来的理论成果做出深刻的检讨和反思,出现了解放思想、百家争鸣的局面。 1983年“严打”以后整个刑事犯罪被暂时遏制,到1985年,全国查获的刑事犯罪作案成员占总人口的比率连续3年稳定在5%左右,但是,其中青少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