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意义的追问与心理学研究——兼论“第二次认知革命”的原则和结果
引用本文:邵迎生.对意义的追问与心理学研究——兼论“第二次认知革命”的原则和结果[J].金陵法律评论,2006(6):101-107.
作者姓名:邵迎生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现代西方心理学在经过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的描写后,正在接受一种新的描述方式."第二次认知革命"有可能使心理学向心理学是有关个体或者群体中的积极人的研究这一传统的、常识性观念回归.认知革命明确了一个真理,心理学应该成为对意义的心理研究.然而,在方法论上传承了行为主义的认知心理学,片面地将"意义制造"理解为"信息加工",追求心灵——"自然之镜"——中的"心理表象".话语观念的导入,使得处在语用平台上心理学家认为,语境、社会-语言的约定以及社会交换的模式,是构成意义的唯一决定因素.在这三描述方式中,对意义的理解和建构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话语在心理现象中占有中心地位.这使我们认为,心灵是个动态的观点,植根于历史、政治、文化、社会和人际的语境之中.

关 键 词:意义  信息加工  社会建构  第二次认知革命
文章编号:1001-4608(2006)06-0101-07
收稿时间:08 1 2006 12:00AM
修稿时间:2006年8月1日

The Quest for Meaning and Psychological Studies, Also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the Second Cognitive Revolution
SHAO Ying-sheng.The Quest for Meaning and Psychological Studies, Also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the Second Cognitive Revolution[J].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6(6):101-107.
Authors:SHAO Ying-sheng
Institution: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Nanjing Normal Univ. , Nanjing 210097, China
Abstract:
Keywords:mean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ind  the second cognitive revolu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