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救生不救死之说的缘起与流行
引用本文:蒋冬梅.救生不救死之说的缘起与流行[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6):56-59.
作者姓名:蒋冬梅
作者单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200093
摘    要:杀人者死是中国古代一贯奉行的法律原则,但受福报观念以及佛教因果报应等思想的深刻影响,在司法实践中还是存在消解这一原则的现象,典型的是"救生不救死"的说法与做法。为求福报,积阴德,司法官吏利用法律上的一些特殊规定,为部分杀人者开脱,以挽救其性命。这种做法宋以来就很突出,至清代则相当流行,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杀人者死的原则。

关 键 词:救生不救死  福报  因果报应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