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肠炎沙门菌感染ICR小鼠模型的建立
摘    要:肠炎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SE)是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的重要革兰阴性菌之一,可引起禽、家畜等动物较为严重的感染症状。本研究为了建立肠炎沙门菌感染ICR小鼠模型,标准菌株SE 50336分别以1×10~8、1×10~7、1×0~6、1×10~5、1×10~4CFU/mL的剂量通过口腔灌注方式感染6周龄ICR雌鼠,每组10只,以接种PBS的10只小鼠作为对照组,测定肠炎沙门菌对ICR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将40只ICR雌鼠随机分成两组,以测定的LD_(50)剂量接种肠炎沙门菌,通过临床症状、体重变化、组织病理学、组织中细菌载量以及TNF-α与IL-6表达水平评价肠炎沙门菌对小鼠的致病性。结果,标准菌株SE 50336对ICR小鼠的LD_(50)为1×10~(5.67)CFU/mL。感染后第3天,小鼠出现采食量下降、活动减少、皮毛色泽变暗、畏寒扎堆等症状;感染后第5天,小鼠的平均体重较对照组呈现下降趋势,后期开始恢复。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肝脏出现灶状坏死,形成血栓,出现坏死细胞;脾脏先后出现纤维素性坏死性脾炎,白髓内淋巴细胞减少,呈小空泡状,出现坏死灶。菌落载量分析发现,细菌载量随着感染进程而升高,在脾脏中繁殖速度最快,载量也最高,肝脏次之。定量PCR结果显示,TNF-α表达水平呈升高趋势,而IL-6表达水平降低。上述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建立了肠炎沙门菌标准菌株SE50336感染ICR小鼠的模型,为肠炎沙门菌感染与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动物模型,也为表达抗菌肽转基因小鼠抗肠炎沙门菌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