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冷战时期泰国对华制衡的动因与启示——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
引用本文:沈圆圆,邹春萌.冷战时期泰国对华制衡的动因与启示——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J].东南亚研究,2022(5):130-153+157-158.
作者姓名:沈圆圆  邹春萌
作者单位: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2.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3. 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国际关系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东南亚中资企业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分众化表达研究”(22CXW006);
摘    要:为深入理解冷战时期泰国对华政策的因果复杂性,本文基于威胁制衡的解释框架,构建泰国领导人威胁认知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重点考察冷战时期泰国对华制衡形成的动因。研究结果表明,冷战时期泰国对华政策的演变是威胁认知驱动下泰国对华制衡由强转弱的过程。中泰两国的综合实力差距与对华贸易依存度低是冷战时期泰国对华制衡的必要条件。在泰美紧密的安全合作与泰国国内威权政体的驱动下,泰国对华制衡形成以美泰联盟为主的强制衡;在中美冲突程度降低的情况下,泰国对华制衡则形成以区域合作为主的弱制衡。本研究为冷战时期泰国对华政策的因果解释提供了新框架,对进一步深化中泰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 键 词:冷战  泰国  对华制衡  中泰关系  中美冲突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