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自治项目嵌入、共同生产形成与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破解——基于上海市“乐妈园”项目的个案分析
引用本文:张振洋.自治项目嵌入、共同生产形成与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破解——基于上海市“乐妈园”项目的个案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2(5):77-86.
作者姓名:张振洋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特大城市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化供给能力提升研究”(21CZZ02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组织嵌入视角下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上海经验与路径优化研究”(2018EZZ004);;2018年度上海市“晨光计划”资助项目“资源依赖视角下城市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优化路径研究”(18CG050);
摘    要: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最近成为研究热点,其具体体现为公共服务脱离社区、公共服务无法精准对接公众需要和公共服务供给中政社协同程度低等方面。上海市“乐妈园”项目嵌入社区后形成了属地化机制,进而激活了社区内部的共同生产机制。一方面,草根项目团队可以借助多元途径准确了解居民需要,通过项目设计环节的共同生产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另一方面,项目团队与体制内力量和居民在项目“拆包”过程中开展合作治理,通过项目实施环节的共同生产促进了项目的顺利落地,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从政策意涵上看,基层政府应该在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中发挥统筹作用,通过项目化载体吸纳社会参与,形成政社合作治理,缓解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关 键 词:自治项目  “最后一公里”  属地化机制  共同生产  项目制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