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汉魏"同产"浅释
引用本文:杨鸿年.汉魏"同产"浅释[J].法学评论,1984(1).
作者姓名:杨鸿年
摘    要:中国古代的连坐制度由来甚久.早在夏代即有"孥戮"之说,见于《尚书·甘誓》.《史记·秦本纪》载,秦文公二十年,"法初有三族之罪".至商鞅变法,"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所涉范围愈见宽广.汉承秦制.虽高后元年诏"除三族罪",文帝元年又"尽除收孥相坐律令",但时隔不久,便因"新垣平谋为逆,复行三族之诛".终汉之世乃至于魏,族诛之案屡见不鲜,《汉书》、《魏志》记述颇详.连坐盛行于汉魏,早成定论.然细加考察,此制在这一时期也不无特色,罪坐"同产",即为其一.例如:《汉书·黄霸传》载"……补侍郎、谒者,坐同产有罪劾免".《孝成赵皇后传》记司隶校尉解光奏云,"前平安刚侯夫人谒坐大逆,同产当坐,以蒙赦令归故郡.今昭仪所犯尤悖逆,罪重于谒,而同产亲属皆在尊贵之位,迫近帷幄,群下寒心,非所以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