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为什么要进行机构改革
摘    要:中国当今有一词语需要重新进行审视,这就是“干部”。干部的准确含义是什么?是政府领导,机关工作人员,企业管理者,还是村民委员会的负责人?这一词汇广泛运用,它的含义却没有准确的界定。 历史地看,干部是革命战争年间遗留下来的概念,凡是革命队伍的大小负责人,有一定级别的人都被称作干部。建国后,干部的涵盖面不仅包括政府机构,也运用到厂矿农村、大街小巷。革命战争年代参加工作的那一大批且不说,新的干部成员包括所有的大专和大学以上的毕业生,即上了大学,便有了干部身份。不管你当不当官,都是干部。譬如报社的编辑记者、大学的教师和医院的医生等,都属于干部行列。也就是说,所有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都是干部。 只要成了干部,这个人便被划入财政供养的范畴,有了一切的生活保障,即工资、住房、医疗福利、养老退休金等等,便有了终身的铁饭碗,国家要对此人包到老,包到死。 在干部成堆的地方,如国家中央机关、省市县乡镇各级政府、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和医疗卫生等部门,以干部为核心,聚集了一大批靠国家财政开支的人,勤杂维修和后勤服务人员都成了国家财政拨款发工资的对象。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