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民法上公示制度的法律意义及其后果
引用本文:梅夏英.民法上公示制度的法律意义及其后果[J].法学家,2004(2):115-123.
作者姓名:梅夏英
作者单位: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
摘    要:民法上的公示制度兼有权利成立和赋予权利对外效力之功能,它是事实权利冲突消除的制度化体现,也是意思自治原则所依赖的制度前提.物权法中动产占有和交付公示方式的缺陷使动产物权的公信力减弱,使动产抵押制度难以施行.公示制度的存在是物权行为及其无因性和独立性的起点,强制性的国家管理性质的公示制度在理论和立法上无法通过法律行为理论来解释.基于公示制度对物权转移的重要意义,立法上应将公示作为合同设定的绝对权转移的必要条件.

关 键 词:公示  意思自治  动产抵押  生效要件  国家强制

The Meanings and Results of the Publicity of a Real Right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