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构建面向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性哲学——兼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
引用本文:桑明旭.构建面向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性哲学——兼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J].理论学刊,2019(5):109-118.
作者姓名:桑明旭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哲学系,江苏苏州,21512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
摘    要:当今时代,不论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还是从以资本主体性输出为原则的世界历史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迈进的全球发展新时代,都鲜明地昭示着从主体性向公共性转换的发展趋势。深度把握和反思时代发展趋势,在理论上超越当代哲学关于主体性问题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阐明哲学基础,要求我们构建一种面向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性哲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公共性思潮的有益资源、立足新时代发展现实,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公共性哲学建构的立场和原则。建构的基本思路与理论框架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公共性话语的系统挖掘与梳理、马克思主义公共性思想与西方相关公共性思潮的对话比较、基于唯物史观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性哲学体系构建,以及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性哲学阐释等方面。面向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性哲学,必将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关 键 词:新时代  主体性  公共性  马克思主义公共性哲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