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十八大以来犯罪形势的宏观、中观与微观考察——基于司法统计数据的分析
引用本文:卢建平王昕宇.十八大以来犯罪形势的宏观、中观与微观考察——基于司法统计数据的分析[J].犯罪研究,2023(1):32-51.
作者姓名:卢建平王昕宇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计分析表明,中国的犯罪治理也迈入了崭新的时代。犯罪治理形势总体向好,犯罪内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宏观层面,犯罪现象整体呈现数量、质量“双降”的特点;中观层面,财产犯罪仍是主要的犯罪类型,但数量和占比出现下降趋势,侵犯公共法益犯罪突出,危害公共安全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犯罪占比较大;微观层面,刑事案件主要罪名的排行也有相应变化,危险驾驶罪案件数量居于首位,财产犯罪中盗窃犯罪减少而诈骗犯罪增加。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整体向好,这既是加强社会治理的成果体现,也是工业化转型进入相对成熟阶段的标志。同时,犯罪的网络化、链条化、组织化特点显现,表明信息化对犯罪手段、形式、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犯罪形势的变化必然要求相应调整我国犯罪治理的战略战术,改进刑事政策,完善刑事立法。

关 键 词:新时代  犯罪治理  犯罪形势  犯罪结构  量化分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