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水源保护研究——以成都郫县饮用水源地保护为例
作者单位:;1.中共成都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摘    要: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103m3,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100m3,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预计到2025年,人口增至16×103时,人均水资源量会降到1700m3,将成为用水紧张的国家。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加速建设时期,各地必须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尤其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和生态足迹赤字的城市更要通过加强水环境规划、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水污染控制、水源地保护等措施来防微杜渐。文章对我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的水源保护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成都郫县唐元、三道堰、新民场、安德、唐昌五镇的饮用水水源地走访调查,发现该地区当前面临水源保护和经济发展无法调和的现实矛盾,涉及水源规划、饮水安全、生态补偿、招商引资、农业发展、场镇建设、民生利益等诸多层面。文章研究指出,只有通过落地诸如金融财税支撑、法律法规保障、规划政策调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一揽子措施,才能在有效保障成都地区用水安全基础上协调推进相关场镇的经济发展和维护城乡居民的民生利益。

关 键 词:新型城镇化  水源保护  成都郫县  饮用水源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